一羽信鴿的歸巢性優劣,鴿界較普遍的認為決定性作用是定向能力、歸巢毅力和體力。而判定定向能力,可以用靈敏度的高低來表示。一臺儀器儀表,衡量它的性能或質量均可用靈敏度的高低來決定它的優劣。信鴿的定向能力和靈敏度的高低可以說明信鴿歸巢性能的優劣。
根據信鴿近距離訓放的經驗,發現當該距離鴿眼已經無法看到歸巢點,而且也超出平時家飛的范圍時,距離越遠,信鴿放飛后繞放飛點上空飛行圈數越少,距離越近,圈數越多,繞圈的多少說明信鴿需要依靠某一信號源作為導航的強弱。
當信鴿因某種信號源太弱不能區別,而只能以地面熟悉目標作為導航依據而歸巢,這個區域可以假定為信鴿的盲區。
鴿界對信鴿歸巢之謎,眾說蕓蕓,目前尚不能有一種學說統一鴿界,如果假定信鴿歸巢是依據地球空間磁場導航,那么飛行中的信鴿體內某一器官或部位對地球空間的磁場有感應,并且能識別磁場變化的大小,因此就存在感應地球空間磁場三要素:磁場強度、磁傾角、磁偏角的問題。
當信鴿飛入盲區,那么就利用放飛點和歸巢點兩地的磁場三要素的不同,通過鴿腦的指揮定出方向。
空間磁場線與地面的夾角稱磁傾角,在地球赤道附近接近0度,到地球磁極處接近90度,因此放飛點與歸巢點兩地的磁傾角不同,信鴿也能做出向南或向北飛行;空間磁場線與地球的經線成一夾角,稱磁偏角。當放飛點和歸巢點兩地的磁偏角不同時,信鴿也能區別角度的變化,做出向東或向西飛行。當然磁傾角和磁偏角是為了敘述角度變化的假設。
如果上述觀點成立,信鴿不需要有導航圖,根據地球空間磁場三要素,利用放飛點和歸巢點的差值而定出歸巢點方向,作出歸巢路線而歸巢。
信鴿體內某一器官要感應地球空間磁場三要素的差值,必定有一個靈敏度的問題,三要素可以用量值來表示,靈敏度也可以用量值來表示。
如果放飛點和歸巢點之間形成一根假想直線,信鴿真正回歸路線應該是偏離假想直線左右搖擺的,搖擺的幅度大小是由磁場三要素誤差值的大小而決定的。當距離歸巢點遠時,由于磁場三要素差值大,容易定出方位,當距離歸巢點近時,磁場三要素的差值也在變小,那么信鴿識別這些差值就會存在誤差,從而飛翔路線就會偏離假想直線,當飛翔偏離假想直線較大時,信鴿又會識別出磁場三要素差值,回歸假想直線。如此反反復復,由于靈敏度的存在,越到磁場盲區附近,回歸路線的振幅越大,一羽好的賽鴿定向能力好,靈敏度高,誤差小,盲區小,回歸路線振幅也小。
承認信鴿是以地球空間磁場三要素作為導航依據,就可以測定棚內信鴿對磁場感應的靈敏度差別,測定后就可以對那些盲區大、靈敏度低、回歸路線振幅大的賽鴿予以淘汰。了解信鴿盲區大小,可以訓練賽鴿熟悉地面目標,訓練歸巢。這樣只能解決信鴿飛臨盲區時通過熟悉的地面目標導航歸巢,而不能提高信鴿的靈敏度。
本文是對信鴿歸巢功能的探索與研究,至今還沒有發現信鴿的哪個部位感應地球空間磁場。此種理論還需要進一步的論證和研究,希望本文可以解決部分鴿友的一些疑問。